PP 材质的惰性问题解析
PP(聚丙烯)属于惰性高分子材料,其表面难以与其他材料形成牢固附着,主要原因源于以下分子结构与物理特性:
非极性分子结构
PP 分子链由碳氢元素组成,不含极性基团(如羟基、羧基等),表面能极低(约 29-31 mN/m),而植绒胶水多为极性体系(如聚氨酯、丙烯酸酯),两者表面张力差异大,导致界面相容性差,胶水难以有效润湿 PP 表面。
高结晶度与低表面能
PP 的结晶度通常在 60%-70%,分子链排列规整,表面致密光滑,缺乏可供胶水渗透的孔隙或锚点。低表面能进一步削弱了胶水与 PP 表面的物理吸附作用(如范德华力),使得绒毛附着基础薄弱。
化学惰性强
展开剩余70%PP 分子中的 C-H 键稳定性高,不易与常见的处理剂(如酸、碱)发生化学反应,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(如打磨、溶剂清洗)难以显著改善其表面活性,导致植绒后绒毛易因附着力不足而脱落。
HR-736A PP 处理剂提升附着力的原理与应用
1. 处理剂作用机理
HR-736A 是专为 PP 材质设计的底涂处理剂,其核心成分为氯化聚丙烯(CPP)与极性树脂复配体系,通过以下方式改善附着:
表面能调节:氯化聚丙烯可渗透并溶胀 PP 表面非晶区,降低表面张力至 40 mN/m 以上,使胶水更易润湿铺展;
化学键合与物理锚定:处理剂中的极性基团(如氯原子、羟基)与 PP 表面的微弱极性位点形成氢键或弱化学键,同时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粗糙微观结构,为绒毛提供机械锚点;
界面过渡层构建:处理剂干燥后形成的薄膜兼具与 PP 的相容性和与胶水的反应性,充当 “桥梁” 增强两层界面的结合力。
2.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
预处理:先用酒精或丙酮擦拭 PP 表面,去除油污、脱模剂等杂质;
施工方式:将 HR-736A 稀释 1-2 倍(用甲苯或乙酸乙酯),通过喷涂或刷涂均匀覆盖表面,厚度控制在 5-10μm;
干燥条件:常温晾置 15-30 分钟,或 60-80℃烘烤 5-10 分钟,确保处理剂完全固化;
后续植绒:干燥后立即进行植绒工序,胶水(如水性聚氨酯)可与处理剂层形成化学交联,显著提升绒毛附着力。
3. 推荐优势与效果
专业性强:针对 PP 惰性定制,处理后附着力测试(如百格测试)可达 0 级(无脱落);
兼容性广:适用于注塑、挤出等各类 PP 制品(如玩具、家居用品)的植绒工艺;
工艺便捷:无需复杂设备,常温即可操作,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。
通过 HR-736A 处理剂的表面活化,可从根本上解决 PP 材质因惰性导致的植绒掉毛问题,提升产品品质与耐用性。
发布于:广东省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